華人在英國生活, 無論你做那個行業, 始終都會與唐人餐館脫離不了關係, 你身邊的人, 朋友等一定會有人是做餐館的. 太太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她對酒的認知比我深很多. 以法國酒為例, 怎樣分那些是 Burgundy, 那些是 Bordeaux? 她說: 答案很簡單 - 酒樽有 "肩" 的是 Bordeaux, 無 "肩" (流線型) 的是 Burgundy.
Bordeaux Burgundy
。 品酒的啟蒙老師
在未愛上法國酒之前, 只是隨便的要些德國入門酒佐餐, 如 Liebfraumilch 之類, 沒有特別的喜歡或不喜歡!
從蘇格蘭搬到倫敦附近的 NEWBURY 住後, 有一次太太的太哥, 即是我的大舅子與妻來訪, 要住幾天, 一嘗南英倫 South of England 的休閒生活. 英國這部份的人真是休閒的. 他們見面沒有什麼話題, 所以只談談天氣, 講下 Cricket, 再交流一下 Gardening 的心得. 那幾年時間是我與太太人生中最休閒的日子. 每逢週末都驅車去附近的小鎮/城市逛街, 見識, 見識一番. 如倫敦 London, 牛津 Oxford, 修函頓 South Hampton, 樸資茅斯 Portsmouth 等等.
言歸正傳, 大舅子來訪, 他說有位同村兄就在附近開餐館, 晚飯後我們二人駛車去探訪他. 這位兄弟很熱情的招待我們, 更要我們開車尾隨他回家坐坐. 他家是在很偏僻的荒郊, 正所謂 middle of nowhere, 十五分鐘車程後, 在漆黑小路的盡頭, 嚇然出現幾座宏偉大宅. 在燈火通明的照耀下, 突顯出它們的氣派. 主人家帶我們完成 "週圍隨便看看" 的程序後, 大家在大廳坐下來聊天. 談到紅酒的問題時, 主人家更滔滔不絕, 可知他對葡萄酒有很深的認識. 更拿了很多支私人珍藏出來. (時是 1988 年), 這支一千鎊,, 那支八百鎊, 年份是那年的介紹一番. 最後當然是開酒試飲. 我們說對酒一點認識也沒有, 不懂欣賞, 不要浪費那些名貴美酒啊! 他堅持要開, 可以教我們飲. 這位便是我品酒的啟蒙老師了. 這位老師是誰? 他是全荔枝窩及很多倫敦華人都認識的 - "倫敦白眉生" 荔枝窩生哥. (註: 那次之後再沒有見過生哥, 直到二十年後在荔枝窩同學會party再見一面)
生哥說紅酒的好壞, 除了年份, 酒區, 酒厰外, 它用什麼木桶儲藏也很重要, 這直接影響它最後的酒味, 即是木桶的木味也湛了入酒中, 所以好的酒通常會在標籤上標榜曾經用什麼桶儲藏. 橡木就是其中最好的木桶. 試酒時要留意這點. 基本上越好, 年份越高的酒, 其在木桶的時間越長, 酒中的木味自然成正比 - 越重!
生哥說試酒與中醫疹病一樣, 望, 聞, 問, 切. 把紅酒倒進大杯後, 要"朗一朗", 望他掛在玻璃杯的程度, 差的酒一點也 "掛" 不上. "聞一聞" (不是新聞的 "聞", 是用鼻去聞), 嗅其酒香. 問 - 之前已問過其産地, 年份等等. 到最後了當然是一啖飲落口中. 不要即吞下, 要它在口中移動, 將酒迫到牙齒以外, 口腔之內, 當然不是像刷牙時 "朗" 口那麼肉酸. 可以把酒吞下了. 之後把口微開. 此時可以感覺到酒味, 而酒亦剌激到口腔四壁的口水如清泉般慢慢湧現出來. 那種 "流口水" 的感覺就是一種享受. (後來我也用這套來試茶, 味道不同但是感覺一樣).
走訪世界-試食第四篇 芝士與酒 Cheese and Wine 第二節 .... 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